造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之一,凝聚在物象上的时间表达是文明的轨迹,更是当下时代的叙语。6月21日,“时间的形状——吴永平艺术展”开幕艺术沙龙在书画频道美术馆举办,邀请众多嘉宾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在多媒材、跨学科的艺术探索中体悟艺术与物质的边界。
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丁伟,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杨承志,原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教育部原副部长朱之文,中国侨联副主席连小敏,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北京大学国家网络与信息化学院院长刘新元,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荣宝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赵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文旅部管理干部学院书记喻剑南,荣宝斋画院院长唐辉,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岳黔山,雕塑系主任张伟,科研处处长于洋,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李晓军,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梁永琳,艺术北京创始人董梦阳,以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硕博导师、国礼艺术中心主任、展览艺术家吴永平,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书画频道总裁、中国传媒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培元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王平、徐里、张伟分别发表讲话,他们从展览、作品、艺术实践等方面,表达了对吴永平多年潜心创作,以及对多元文化融合的持续探索的赞赏。
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 王平
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徐里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张伟
展览艺术家吴永平致答谢词,他对到场嘉宾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表示将继续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深耕前行。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展览艺术家 吴永平
吴永平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多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再造,传统文化当代性表达,传统文化当代性式样研究,他主持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国礼艺术中心,旨在继承、创新、发扬为前提,研究以国礼为主的创新设计,以文化外交为主导的文化推广。多年的实践和教学生涯,促使他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进行现代形式的转化,借鉴西方艺术精华,融会东方文化特征,在守正创新中探索当代艺术新路径。
展览现场
展厅导览
作品欣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项事关赓续中华文脉、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事业。吴永平从传统与西方艺术中汲取营养,在艺术形式的转化和交融中回归艺术的本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前沿的创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