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旂先生我国是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大半生孜孜于此,桃李遍天下,以其特有的方式培养出了艾青、艾中信等大批美术人才。1932年,张书旂和潘天寿、诸闻韵、吴茀之、张振铎等诸位先生一道,创办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美术社团——白社,为推动中国艺术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5日,张书旂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浙江美术馆主办,浦江美术馆协办的“疏影暗香——纪念张书旂诞辰120周年艺术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系统的回顾了张书旂独特的艺术人生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彰显一代艺术名家的人生追求和家国情怀。
张书旂著名旅美华人艺术家,1900年生于浙江浦江,毕生专注于花鸟画创作和研究,与徐悲鸿、柳子谷并称“金陵三杰”。他注重写生、师法造化,将西画的写实技法和色彩理论与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韵致巧妙结合,画作力求色彩与水墨的融合,善用白粉,能“粉分五色”,计白当黑,使强烈的单一对比化作柔和多变的层次变化,形成简洁静雅、恬淡柔美的画面意境。他的作品集《书旂画集》《书旂翎毛集》《书旂花鸟集》等在1930年代就已经多次出版,影响广泛。
尤其为人称道的是,张书旂还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深沉家国情怀的艺术家。1940年,张书旂为纪念抗战名将张自忠殉国特举办画展义卖,并多次将义卖所得全部用于支持设立张自忠将军奖学金基金,以激励帮助青年学子攻读“国防科学”,支援战时教育深受国人敬重。
如今,张书旂哲嗣、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张少书代表先生在美国的家属,将张书旂临终前的心血之作《翎毛集》画谱以及他重要代表作《孔雀》《鸡》慷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不仅充分展现了张书旂在美家属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也必将进一步促进张书旂艺术的传播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