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中国白——德化白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宣布展览开幕。
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杨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泉州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务副市长洪自强,德化县委书记黄文捷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主持。杨帆在致辞中谈到:“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的举办,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美的瓷器做出来、摆出来,还要传出去”的重要指示精神。
德化县委书记黄文捷发表致辞
“和谐”瓷花篮捐赠仪式
本次展览精心遴选出从古至今400余件组德化白瓷展品,分为一白独秀和百技争艳两个单元,除了涵盖“何朝宗”款观音像、“筍江山人”款观音等传世精品,尾林窑遗址、华光礁一号沉船等德化窑古代珍品,而且集中展现了现当代德化艺术家的杰作,体现了德化瓷精湛的制瓷技艺和一脉相承的传承创新。
据策展人介绍,此次展览突破传统上对瓷器按造型功用和历史演变进行分类的结构形式,从“中国白”的特殊视角出发,结合白瓷的艺术特性,通过色谱分析,把德化窑传统的“猪油白”“象牙白”“孩儿红”等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和归纳,以对应的展品加以呈现,让观众在感受德化白瓷艺术韵味的同时更加深刻领会让世界认可的“中国白”的独特魅力。
空间设计方面着力打造辨识度、包容性。展厅入口以曲面墙造型象征海浪,代表德化瓷的外销特征。通过景窗裁切,收纳重点展品入窗洞,内外空间互相渗透。借助框架结构,以中轴对称和连贯的小空间布局形式,使空间节奏凝练有序,形成清晰的观赏界面。
平面设计突出“中国白”的特有色调,以温润的淡青色贯穿始终,形成以白为基础又丰富包容的展览基调,用灵活的手法呼应展品。展览由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德化县人民政府承办,展览时间为期3个月。
展厅导览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